以书为媒,以读为乐——世界读书日重启校园生活

发布时间:2025-04-25人气:15

2024 中国大学生阅读报告》显示:我国大学生日均手机 使用 6.4 小时,其中 78%消耗在短视频平台,而纸质书日均 阅读时长仅 22 分钟,且近 50%集中在考试周。面对手机依赖加剧、深度阅读萎缩的现象,智慧康养学院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,坚持对抗“碎片化沉迷”,重构深度阅读习惯;坚持价值引导, 从“娱乐消遣”到“思想成长”。

 图片1.png

在这个平均每人每天解锁手机123次的数字时代,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史上最吊诡的认知革命——当信息的海洋从未如此触手可及时,深度思考的能力却在数据洪流中搁浅。今天是世界读书日,智慧康养学院通过一份视频,带领大家共读世界名著,倡导大学生们走出寝室,走入图书馆,通过沉浸式阅读体验,帮助学生重建持续思考的能力,感受文学、哲学的魅力,提高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。

 图片2.png

你或许不知道:  

- 每天刷短视频3小时,相当于每年错过72本经典著作。

- 连续滑动屏幕200次获取的碎片信息,抵不过深度阅读20页的系统认知。

- 游戏段位升级带来的多巴胺峰值,在合上《百年孤独》最后一页的震颤前黯然失色。

那些在王者峡谷五杀的超神时刻,终会消散成电子尘埃;但你在《活着》书页上晕开的泪痕,将永远拓印在灵魂的年轮里。

尝试用这些方式重启阅读程序:  

1. 设置每日30分钟"飞行模式":让加缪的《局外人》代替朋友圈动态。

2. 建立读书游戏化机制:每读完一章给自己"经验值",集满兑换现实奖励。

3. 打造实体书社交货币:用夹在《小王子》里的银杏书签,替代社交媒体的点赞。

那个在图书馆角落读《瓦尔登湖》的下午,你会在某一刻突然听懂梭罗的预言:"我们终将学会用思想丈量生活,而非用Wi-Fi信号衡量存在。"